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心得(二)

大家安安,我是tommycs127t。

這一年都變得很懶了,不過寫譜的技巧也是在進步啦,所以就想分享一下自己學會的一些小小技巧了。


首先,關於我學會的第一個小技巧,還記得上一篇心得的「如何下音符」部分嗎?
我就是依據那部分,再作出改進,改進出來的,也就是這篇文的內容。

除了以歌聲、鼓聲、樂器聲音,原來少了一項元素,譜面給人的感覺仍然不會很好!

那就是:
「自由發揮」

我不能說自由發揮的原理是怎樣,因為每個製譜師的風格都是獨一無二的,只能看自己能不能發揮到。
但我可以肯定「自由發揮」的一些特徵:

  1. 音符是自己獨立創作的。例如音樂本來沒有那些鼓聲,你就幫音樂創作一段鼓聲。
  2. 音符是憑直覺編寫的。例如聽完音樂,腦中浮出了一些音樂本來沒有的節拍,你就把這些節拍加進去。
  3. 音符是依個人觀感編寫的。承上,覺得寫得不好,就一直改,改到自己滿意為止。
當你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,你的寫譜技巧基本上是已經成熟了。
(明明就是想說自己的寫譜技巧很成熟。

我個人的例子有最近出爐的《マサカリブレイド》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mW-iOSmzc0

片中的0:24處,「  」是依照歌聲而編寫的,但接下來的
咚咚」是半自由發揮的。
該小節中只有「
」是對應音樂的拍子,前面四個「」是個人發揮填上去的,
目的是與上一節的
  」呼應,感覺就好像寫詩一樣
之後幾節的
咚咚」都是因此而成的。


我學會的第二個小技巧,感覺十分特殊,因為這技巧既有良心,又有惡意,哈!正邪也是可以混在一起的!

這個技巧就是:

「音符提醒」

什麼是「音符提醒」?

我個人定義它為「透過開始時約四至二十多節的音符出現形式,告訴玩家譜面主要會出現什麼音符」。

我覺得這個技巧是很重要的,以官方的《ドンカマ2000》為例,它一開始時快時慢的音符,就已經告訴了玩家這譜面的音符主要都會是時快時慢的。
除此之外,《Flower》亦是一個好好的例子,大部分32分音符都是在鼓聲明顯時出現的,這提醒了玩家歌曲到了鼓聲明顯的時候均會出現32分音符。

又或者,再一次地以我個人的例子《マサカリブレイド》為例,
這譜面以16分音符及32分音符為主要音符結構。
其實在燃燒段前,就已經一直不停地出現32分音符,來提醒玩家之後會出現32分音符並準備好迎接。
但大家都知道,32分音符並不是什麼好東西,所以我才會說這技巧「既有良心,又有惡意」!
(我才不會說這技巧把燃燒段前的小節都超難玩。


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我這篇的小小心得,能掌握更高階的寫譜技巧咚!
下次再見咚!晚安咚!

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心得

大家安安,我是tommycs127t。

今天有點無聊,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寫譜面的心得吧!

我要在這裡聲明一下:
以下內容都是個人觀感、經驗和意見,並非完完全全的正確。

這篇心得比較混亂和即興,請見諒。m(_ _)m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在「譜面創作」這個圈子裡,主要分成了兩大派:

  1. 正統派
  2. 鬼畜派
正統派,就是比較喜好創作正常向、像官方一樣的譜面。(個別歌曲除外)
鬼畜派,主要創作變速很多、音符密度高或極多無理音符的譜面。

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流派,我會說我是「90%的正統派、10%的鬼畜派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如何把譜面寫得動聽?

(1)音源


其實音源真的非常重要。
只要音源的音質差,一些很重要的拍子你可能會聽漏了或是聽得不清楚,從而無法把譜面寫得動聽。
因此,我都習慣取得影片後,都會用「格式工廠」轉成MP3檔,再用「Audacity」轉成OGG檔。

這樣做的目的有四個:

  1. MP3檔可以用來測BPM。(因為OGG檔是不能測量到的。)
  2. Audacity可以用來確定OFFSET和DEMOSTART的時間。(下面的「譜面對準音樂」的部分會詳述。)
  3. 如有需要,可以拿Audacity作編輯音樂的功能,不過專業或是有經驗人士對於這方面會比較有質素。
  4. Audacity匯出的OGG檔案,音質非常清晰。

(2)譜面對準音樂


譜面對不準音樂,自然就無法寫譜面了,因此在TJA檔案裡,「OFFSET」是十分重要的。
對於OFFSET的設定,較簡單的方法就是這樣:

  1. 開始演奏譜面
  2. 音符出現比音樂早,「OFFSET」向負數方向調整;
    (例如由「0」向後,調整到「-0.5」。)
    音符出現比音樂慢,「OFFSET」向正數方向調整;
    (例如由「-0.5」向前,調整到「-0.3」。)
  3. 調整後按「Q」鍵重新演奏譜面,直到調準為止。
雖然這是新手都要學會的做法,但要花費的時間會很長,其「OFFSET」的數值也不會特別的準。

所以我在這裡特別傳授大家,一種較為快速和準確的方法!
在上面,我有提及過「Audacity可以用來確定OFFSET和DEMOSTART的時間」,沒錯,這方法對於「DEMOSTART」的設定亦有效!

首先搞好OFFEST吧,以一首歌曲為例:

你會看到藍色的音頻,然後把音樂的開頭放大來看:

你現在看到,其實就是音樂開始時會播出的音頻。
紅框的地方,就是譜面開始流動時的「應對位置」。

把「應對位置」再放大:

紅框的地方,是以歌聲和樂器作開頭的音樂,常見的「開始音頻」,針對這些歌曲,應在紅框的地方作為「應對位置」。
(換言之,就是音樂開頭較平和,因此線條是慢慢起飛的。)

綠框的地方,常見於「電波系」和搖滾樂的音樂,針對這些歌曲,應在的地方作為「應對位置」。
(換言之,就是音樂開頭較突然,因此就直接跳起線條。)

雖然這歌曲是「電波系」的,但它是以樂器作開頭,所以就把紅框的地方再放大:

紅框的地方,就是「應對位置」了!
在這步驟,通常翹起的線條比較長的地方就是「應對位置」。
所以OFFSET可以輸入為「0.6689」,這樣就完成了!

當然,你可以繼續放大,以求出再準確一點的數值,但通常求到三至四位小數都差不多了。

找出DEMOSTART的數值方法大致相同,因為懶得放上圖片,所以以文字解釋好了:

  1. 選用上面的「I」,隨便點出音樂裡的一個位置。
  2. 選中自己想設定的「應對位置」,就開始放大一至兩下。
  3. 利用「Audacity會從你選的點開始播放」這點,繼續點出位置,繼續播放,繼續放大。
  4. 這時你應該會滿意自己選的「應對位置」,填上時間點的數值。
請謹記!DEMOSTART只支援秒數,請把一分鐘改成「60」,兩分鐘改成「120」,如此類推。然後加到該時間點顯示的秒數。

例如你選的「應對位置」時間點為:2:34.567
因為是兩分鐘,所以要改成「120」秒。
秒數是34.567:
120+34.567=154.567秒
所以DEMOSTART要填「154.567」。

以上就是對準音樂的教學!感覺我說得有點複雜……><

2015年3月14日更新:
其實我應該是用綠框的地方對準比較好,抱歉我成為了負面教材……(笑)

(3)譜面

想譜面寫得快而好的話,我慣常的做法是一邊寫一邊新增標準譜面行,即:
「1000100010001000,」

例如我寫到:

1022202010222020,
1000100010001000,//未寫的段落

我就會這樣做:

1022202010222020,
1020112010201120,//剛剛寫了的新段落

1000100010001000,//同時新增了段落
1000100010001000,
1000100010001000,
1000100010001000,

這樣做有好處的:不用一開始就不停新增標準譜面行,直至歌曲完結為止。相反可以增加譜面完成的速度。

然後我要補充,如果你要寫譜面的話,請在開啟太鼓さん次郎之前,去同一資料夾的config.ini(用Notepad開啟即可),把「Autostart」設成「0」
「Autostart」是演奏前是否自動開始流動譜面的指令,設成「0」就是要按空白鍵才會開始演奏。在「要按空白鍵才會開始」的前提下,你其實可以按下「PageUp」或「PageDown」以跳到某一段的譜面段。

這個技巧十分重要!因為一來這可以加速完成譜面的速度,不用呆呆地重覆播放同一首音樂很多次。二來更可以容易應付比較難寫的音樂段落。

第二要做的事,就是在TJA檔案裡,在「#START」的上面加上「SEVOL:0」這指令。
太鼓聲和咚醬的叫聲被靜音的話,有助集中寫譜,寫出的譜面也會比較好。
寫完把它刪掉,重新運行譜面(不是按「Q」鍵,而是跳出再進入譜面)即可。

之後嘛,就是重點了。

「如何下音符」

基本上,寫音符的方法有幾種,但都針對歌曲本身而定的:
  1. 以歌聲為基礎,先把一個一個音符對準歌曲裡的歌聲。
  2. 以鼓聲為基礎,跟著鼓聲來寫確實比較簡單。
  3. 以樂器聲音為基礎,先把一個一個音符對準歌曲裡的樂器聲。
如果你遇上較複雜的歌聲、鼓聲或樂器聲,那就要放慢來聽了。這個情況下,你可以用Audacity的「效果」>「變更速度」,然後調一個你能聽到的速度,慢慢的繼續寫。
把基礎的音符寫出來了,接下來該怎麼辦?
如果你打算全難度的譜面都寫,你可以因應音符的複雜度,強化或弱化基礎音符。

以下的譜面教學,都是針對魔王級的。

對於熟悉魔王級或音感較強的人來說,這部分會比較容易的。

先以Hurtling boys裡第一燃燒段的其中一部分做例子:

1010100010001000,
1000100010001010,
1010100010001010,
1010101010001000,

以上都是基礎音符,在加上其他音符的時候,最好不要改動它們

然後加上額外的音符以強化譜面:

1012102210221022,
1022102210201111,
1012102210221010,
1010101012221020,

這樣就完成強化譜面了。

在基礎音符與基礎音符之間,你可以加插一些音符,來加強譜面的難度,例如:

1000200010002000,

你可以強化成以下這樣子:
1110222011102220,//例子A
1110200011102000,//例子B
1110201110102011,//例子C
1011202210112022,//例子D
1111202011112020,//例子E

譜面的變化有極多種,因此你不用害怕會抄襲了其他譜面,就豁出去的寫吧!

如果你覺得某個譜面段落寫得不好,就把加插的音符刪掉(即改成「0」),然後再聽過,直到靈感來了為止。

之後的更重要了,會涉及到計算,寫譜也是要有一點點的數學基礎喔!

「如何在同一譜面段落裡混合16分音符和24分音符」

首先我要說的是,16分音符的四拍子譜面段落是這樣子的:
1000100010001000, //16個數字,每三個「0」就一拍

24分音符的四拍子譜面段落是這樣子的:
100000100000100000100000, //24個數字,每五個「0」就一拍

其實求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用「最小公倍數」了。

16分音符的譜面段落有16個數字,24分音符的譜面段落有24個數字,也就是說,你要求出「16」和「24」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。

而「48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了,所以混合了的16分音符踢24分音符的譜面段落要有48個數字,即:
1000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000000,

每隔兩個,就是16分音符;每隔一個,就是24分音符,例如:

100100100000200200200000
101010100000202020200000,

第一行就是16分音符,第二行則是24分音符。

其實這個譜面段落是可以寫48分音符的(因為它有48個數字),當然要看情況再決定寫不寫喔,因為48分音符是頗密的音符串,所以我不建議寫下喔!

「最後檢測」

譜面也是要檢測的,不然出錯,或是不動聽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了。

這時應把「SEVOL:0」刪掉,儲存TJA檔案,跳出選曲畫面,再重新載入譜面,然後開始細心聆聽和觀看你寫出來的作品。

通常會犯的毛病有:
  1. 小音符與大音符、或大音符與大音符以16分音符或以上或其他更密的方式(例如只有8分大音符但BPM極快)連接起來了。(專業講法為「禁手」。除非這是你想有的,不然建議刪掉大音符前後的一個小音符,或把大音符改成小音符。)
  2. 小音符變了大音符,或是相反。
  3. 「咚」填了「咔」導致譜面不動聽,或是相反。
  4. 譜面段落加速太快,或是相反。
  5. 燃燒段沒有結束。(尤其在歌曲完結後,除非你認為音樂完結燃燒段應繼續。)
  6. 漏了音符沒填。
把以上的譜面毛病改善好後,譜面就正式宣告完成囉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我聽過有人說,自己寫的譜面感覺不難玩。
……千萬不要這樣想!
除非你打算成為鬼畜派,不然這個想法一定要放棄!
寫譜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寫得好的事,這也要訓練的。
向著寫到像官方一樣的譜面進發吧!

那麼,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譜面心得了(也可以說是詳細教學啦~),希望大家可以慢慢磨練自己的寫譜技巧,日後成為出色的製譜師!

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4-TJC篇)

LESSON 1-什麼是TJC?

TJC,是類似TJA的一種檔案,與TJA不同的是,TJC是連續演奏用的。
簡單來說,TJA是一個譜面,而TJC是多個TJA檔案的連續演奏。

別問我為什麼沒有TJB檔案,我也不知道。XD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2-TJC檔案指令格式

以下是TJC檔案的格式,與TJA有少許的相似:

TITLE:
COURSE:
SONG:
SONG:
SONG:
(可以繼續延伸下去……)

SONG:
表明是哪一個譜面。
只限由太鼓次郎程式的目錄,以及再以下的目錄。
例如:
SONG:ABC.tja
SONG:2000/saitama.tja
SONG:DEF.tja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3-TJC檔案其他指令簡介

LIFE:
生命值。
「不可」的數目多於已設定的數值即會強制結束。
例如:
LIFE:10
即演奏時有10個不可就會強制結束。
沒記錯的話,這個指令是每首重新計,而不是累積來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 ~THE END OF THE LESSON~

請記得儲存喔!

未儲存的話,
請按『另存新檔』,將『文件檔案』改成『所有檔案』,然後文件名稱就填『(譜面名稱).tjc』喔!

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3-雜項篇)

LESSON 1-其他格式進階指令簡介

//
沒錯,就是兩條斜線。
備註指令,例如標示小節數、或臨時記事。
這個斜線可以放在譜面段落的後面,例如: 1111,//4個4分音符。
也可以開新行再加這個指令。

SIDE:
表裏譜面指定指令。
不使用、填上「0」或「Both」都會自動定為單一譜面。
填上「Normal」或「1」會自動定為表譜面。
填上「EX」或「2」會自動定為裏譜面。

要有表裏譜面必須是有兩個譜面檔案(TJA),而不是寫在同一個譜面檔案。
一個的SIDE是1,另一個的SIDE是2

除非吃飽太閒在同一歌曲寫了兩種版本的譜面,
而一個比另一個更難的話,才可以這種做。

不過也可以利用這個指令將譜面變成「隱藏譜面指令」,
即只有一個SIDE是2的譜面

開啟裏譜面的方法是在選曲畫面不停左右打鼓邊10次,
開啟了的話再不停左右打鼓邊10次即會關閉。

SUBTITLE:
副標題。
只是作備註用,例如出自哪一個動漫。
在副標題前加「--」(兩個半形的負號),則表示只會在選歌畫面及成績畫面中出現,並不會在演奏畫面出現。

SCOREINIT:
SCOREDIFF:
第一個的是初項
第二個的是公差
不懂計算初項和公差的人請不要使用,
次郎會自己計算的。
除非天井分出現太大差別,
例如10星歌曲的天井分標準是1200000分,
你寫的10星譜面的天井分卻達到1400000分。
就需要靠自己的腦袋去改了。

BALLOON:
當譜面裡有音符是7(氣球連打)或是9(芋連打)的時候,這個指令就需要用到了。
假設一個譜面裡有氣球連打音符:
1111,
78,
它會依照BALLOON的數值順序「掃」下去,把數字分配給相對的音符。
如果填BALLOON:10的話,那個「7」的音符將會是需打10下才爆。

如果出現多個連打音符,就請用「,」(逗號)作分隔。
有連打音符卻沒有BALLOON指令的話一律設為5,即全部連打音符需打5下才爆。

STYLE:
單人譜面還是雙人譜面。
1為單打、2為雙打。
預設為1。

SONGVOL:
SEVOL:
第一個的是歌曲音量。
第二個的是遊戲音量(鼓聲、咚醬叫聲等等)。

預設100
大過100的話就是放大音量。
小過100的話就是減少音量。

DEMOSTART:
選曲時由音樂裡哪段時間開始播放。
預設0秒直接開始播

設一首歌如果燃燒段開始時間是1:37秒,就填上「97」。
這指令只接受秒數。

哪段時間開始自己決定,不一定是從燃燒段的那段時間開始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2-其他譜面進階指令簡介

#BRANCHSTART <p/r/s>,x,y
譜面分歧指令。
p為精確度
r為連打數
s為目前分數
如果玩家達到y的數值,進入達人譜面。
如果玩家不能達到y的數值但達到x的數值,進入玄人譜面。
兩者不能達到的則進入普通譜面。

#BRANCHEND
這指令之後的譜面都是共通的。

#N
#E
#M
#N為普通譜面、#E為玄人譜面、#M為達人譜面

格式:
#N
1111,

#E
1212,

#M
12121212,

除非之後會用BRANCHSTART或BRANCHEND指令,不然就要一直寫到歌曲完為止。

#LEVELHOLD
在這指令之後的譜面段落,即使出現分岐的指令,也不會再出現譜面分岐。


以上和BRANCH有關的指令,除非吃飽太閒在同一歌曲寫了三種版本的譜面,
而第三個比第二個更難,但第二個比第一個難的話,才可以這種做。

#BMSCROLL
如果譜面有這指令,全部譜面會跟BPM的速度而運行。
與下面的「#HBSCROLL」不同的是,它不會跟SCROLL的速度而運行。
會造成有時慢有時快的效果。

#HBSCROLL
如果譜面有這指令,全部譜面會跟BPM的速度而運行。
與上面的「#BMSCROLL」不同的是,它還會跟SCROLL的速度而運行。
會造成有時慢有時快的效果。

#BARLINEON
#BARLINEOFF
第一個的是小節線開啟。
第二個的是小節線關閉。

在#BARLINEOFF之後的譜面段落不會再出現小節線。

在#BARLINEOFF之後的情況下,
使用#BARLINEON的指令後,之後譜面段落會再出現小節線。

#DELAY
使用此指令的話,指令之後的譜面會延遲多少秒再繼續。
一樣是秒數計算。
例如:
1111,//a段
#DELAY 3
1111,//b段
表示a段之後,b段和之後的譜面段落3秒後才繼續來。

#START P1
#START P2
雙人譜面專用指令,只限在「STYLE:2」的情況下使用
#START P1是1P玩家的譜面
#START P2是2P玩家的譜面
兩個都是一樣以#END作結束,謹記「有頭有尾」。

另外,製作雙人譜面要注意,MEASURE指令和BPMCHANGE指令的數值都必須要一樣。
不然會出現「音符突然消失」或「音符無理移位」的情況。
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他限制。
(小技巧:如果你怕會出錯誤的話,把1P的譜面複製再貼上到2P的譜面,再改音符就行了。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 ~THE END OF THE LESSON~

請記得儲存喔!

未儲存的話,
請按『另存新檔』,將『文件檔案』改成『所有檔案』,然後文件名稱就填『(譜面名稱).tja』喔!

上一課: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2-譜面篇)
下一課: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4-TJC篇)

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2-譜面篇)

Lesson 1-寫譜基本篇(一)

請先打上:

#START
#END
以上兩個一定不能缺少,分別為開始和結束的意思。

在寫譜之前,請先記著以下資料:
0=沒有音符
1=咚
2=咔
3=咚(大)
4=咔(大)
5=連打開始
6=大連打開始
7=氣球連打*
8=連打完結
9=芋(蕃薯)連打*(只限太鼓次郎Ver.2.75或以後)

「,」(逗號)是一段小節的結束點,千萬不要漏了它,也不要打了「.」(句號)。

寫之前,請確認上一篇教大家的資料是否已經填好,否則會運行不到譜面。
提醒多一次,大家不要心急先加WAVE的資料,留空它也不會造成開啟錯誤。

首先,請把下面的資料複製,再貼上你的TJA檔案裡。

#START
1000200010002000,
1000200010002000,
1000200010002000,
1000200010002000,
#END

這是最基本的四行4/4拍音符,一共16個音符。

然後請試試用太鼓次郎開啟你剛剛寫完的TJA檔案,如果運行成功也就是成功了啦咚~!

錯誤示範:
1000200010002000
1000200010002000
1000200010002000
1000200010002000,

以上的錯誤示範會令頭三段的小節加到第四行,從而變成16個連音,即:

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,


如果仍然不行的話,請向小弟下載「教學參考譜面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2-寫譜基本篇(二)

太鼓次郎譜面的運作形式像壓縮一樣,
也就是說,寫譜需要圖像想像力。

一段譜面為例:

1000200010102000,
1011201020101120,
2000100020201020,
1020112110102000,
1000200010102010,
2010201011102010,
2022102020102010,
1012221210201020,

顯示出的,就是在太鼓之達人中
さいたま2000魔王級其中一段燃燒段的譜面了。

另外,為什麼在上面代表音符的數字當中,「7」和「9」都打了星?
現在要說明了。

「7」和「9」與「5」和「6」一樣,都是以「8」作結位。
例如:
70008000,
9080,

那氣球音符或芋音符的敲打次數在哪裡設定?
沒錯,就是要在「#START」的之前(上一行),加上「BALLOON:」指令
後面第三課會有關於BALLOON指令的說明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3-寫譜基本篇(三)

上面提到譜面的運作形式像壓縮一樣,其實製作譜面者也會視乎譜面而進行縮減。
縮減是指對一行長的小節譜面進行刪減多餘的「0」的動作。

縮減的條件是要每隔一個就有X個是「0」

例子一:
1000100010001000,
因為:
1000100010001000 <每隔一個就3個是「0」
所以可以縮成:
1111,

例子二:
1020102010002000,
因為:
1020102010002000, <每隔一個就1個是「0」
就可以縮成:
12121020,

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TJA檔案的大小容量。

如果段落不是按照
縮減規律的去寫的話
例如:
1000100101001000,
就請不要縮減了。
胡亂縮減會無法真正顯示出你想寫的音符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4-其他譜面基礎指令簡介


#GOGOSTART
#GOGOEND
以上兩個意思分別是燃燒段的開始和結束,基本上每個譜面都一定出現。
當然也可以不出現。

#SCROLL ??
改變譜面流動速度,??代表一個數字,接受小數。即使,沒有使用這個指令,它仍會以#SCROLL 1的身份繼續運行。

教大家一些小技巧,假設BPM在160的情況下,在沒有用SCROLL指令的情況下,請把譜面流動速度當成160。
(就像車速一樣)
如果有使用SCROLL指令,設#SCROLL 1.1,那譜面流動速度將會變成(160×1.1)=176了。
這個小技巧的好處就是方便計算譜面流動速度。

#BPMCHANGE ??
改變歌曲速度,通常並不常用。
如果歌曲的速度有變化,就使用這個指令吧。
不過對於寫譜初學者,小弟並不建議用這個指令,
因為這個指令可能會影響到音符對音樂的不準確性,
也有可能會令初學者感到棘手或麻煩,
因需多次剪輯音樂和靠程式計算BPM。

所以初學者們,
如果你察覺到你想寫譜面的歌曲的BPM有變化,
請選擇其他的歌曲吧……

#MEASURE ?/?
譜面節拍改變,預設#MEASURE 4/4,即4/4拍。
有少許音樂知識而又寫譜面的人,要使用這個指令並不難。

常見的有2/4拍、3/4拍和4/4拍。

再教大家一些小技巧,上面的寫譜篇提到一個基本的4/4拍小節是:
1000100010001000, (或「1111,」)
如果是#MEASURE 3/4,就是:
100010001000,(或「111,」)
如果是#MEASURE 2/4,就是:
10001000,(或「11,」)
如果是#MEASURE 8/4,就是:
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,(或「11111111,」)
#MEASURE 8/4是#MEASURE 4/4的兩倍。

大家可以利用#MEASURE正確的為譜面和音符對準音樂節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 ~THE END OF THE LESSON~

請記得儲存喔!

未儲存的話,
請按『另存新檔』,將『文件檔案』改成『所有檔案』,然後文件名稱就填『(譜面名稱).tja』喔!

上一課: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1-格式篇)
下一課: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3-雜項篇)

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

太鼓次郎-製作譜面教學(1-格式篇)

本文章會盡量以最簡單的方式去講解
小弟的表達能力有點差,如果有不懂的地方,歡迎問我(^ ^)
另外,請寫譜初學者不要太心急,在本篇完結後,就立即開啟太鼓次郎然後運行譜面,因為是未完成品。
請繼續跟隨著文章的腳步,直到小弟說能運行才去運行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1-必要檔案

  1. 太鼓次郎 (請自行Google/Yahoo來下載)
  2. Notepad / Wordpad / Microsoft Office Word(*1)
  3. BPM檢測器(載點:http://bpm-analyzer.en.uptodown.com/)(*2)
  4. 格式工廠 (請自行Google/Yahoo來下載)(*2)
備註:
(*1)不推薦使用,除非用Notepad / Wordpad打開下載的譜面時全部都是亂碼。
(*2)如果你純粹是想試寫一下譜面,就先不要太心急去下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2-製作譜面的基本格式

  1. 打開Notepad / Wordpad / Microsoft Office Word
  2. 打上以下格式(必須要有):
TITLE:
BPM:
WAVE:
OFFSET:
COURSE:
LEVEL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esson 3-格式簡介和填寫方法

1. TITLE是歌曲的標題,標題太長的話,演奏時標題有可能會飛出框架。

2. BPM是歌曲的速度,請用BPM檢測器測量一下,把得到的結果填去「BPM:??」裡面。
    數字愈小,歌曲譜面速度愈慢;數字愈大,歌曲譜面速度愈快。
    如果沒有歌曲,請填「120」,即「一分鐘有120拍」,這是比較標準的歌速。

3. WAVE是歌曲的音樂檔案。
    音樂檔名稱請確保是跟WAVE裡寫的一樣。
    例如WAVE:abc.ogg,音樂檔案就必須是放在同一地方,且是真的名為abc的OGG格式的音樂檔。
    建議是OGG格式檔案。
    MP3格式也可以,不過需下載lame.exe然後放到歌曲檔案的地方裡。
    WAV格式亦可以但不建議,因為如果要公開譜面作品的話容量會很大。
    重要的是可以沒音樂,所以不用太心急找一個音樂檔放上去。

4. OFFSET是譜面開始運行的時間,以秒數計算,支援小數,是負數的話就是會延遲開始。
    (需要配合譜面運行)

5. COURSE是什麼級別。

    • 填0(或填Easy)為花級
    • 填1(或填Normal)為竹級
    • 填2(或填Hard)為松級
    • 填3(或填Oni)為魔王級
    • 填Edit則為編輯中,計分方法跟魔王級一樣
6. LEVEL:難度。

    • 花級為1-5星
    • 竹級為1-7星
    • 松級為1-8星
    • 魔王級1-10星
    如果出現是「超詐稱曲」,即實際難度比該級別的最高難度更要高,官方的做法還是標示最高的難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~THE END OF THE LESSON~

請按『另存新檔』,將『文件檔案』改成『所有檔案』,然後文件名稱就填『(譜面名稱).tja』喔!